我国挂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达55处,近五年累计接待游客1.46亿人次 焦点播报
湖北日报讯(记者海冰)4月18日,在汉召开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现场工作会议,发布《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展报告(2018—2022)》。截止到目前,我国公布了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挂牌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据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55处公园举办社会活动4733项,展览活动367项,五年累计游客达1.46亿人次。
【资料图】
(以下为报告内容)
根据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2018—2022年监测,公布挂牌的55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展态势如下:
法规制度不断完善 文保规划稳步推进
55处公园中,33处公园已由地方政府颁布了地方性文物保护法规。近5年,三星堆、御窑厂、大窑龙泉窑、明中都、辽上京、二里头、屈家岭等7处公园新颁布了遗址保护条例,郑韩故城、渤海上京、御窑厂等10处公园已启动或完成了文物保护规划修编工作,保证了文物工作的持续、科学、有效开展。
公园建设持续开展 配套设施不断完善
55处公园规划总面积6.7万公顷,土地管理面积2.5万公顷。大部分公园建成开放面积在500公顷以内,高句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开放面积最大,达到6400公顷。46处公园建有博物馆,42处公园配置了考古工作站,54处公园设置了游客服务中心和综合办公用房。其中,二里头游客服务中心面积达到13.5万平方米。公共管理与服务能力逐渐加强。
文保工程依法开展 遗址保护状况明显改善
55处公园开展文物保护工程290项,处理遗址病害302例,开展遗址本体及环境监测201次。遗址保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遗址安全得到了保障。周口店、良渚、秦始皇陵等开展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工作的同时提升了公园整体监测水平。
考古科研目标明确 学术带动作用显著
55处公园共开展考古和科研项目465项,学术活动633项。其中,举办国际学术会议35项,国内学术会议179项,参加国际学术会议57项,国内学术会议362项。出版科研成果1045项,其中论文715项,科普读物116项,考古发掘报告49项。2018—2022年,钓鱼城、石峁、明中都、二里头、殷墟等5项考古发掘项目陆续获评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二里头、石峁、仰韶村、三星堆、隋唐洛阳城、泥河湾、郑州商城、殷墟等8项进入“考古中国”重大成果发布。
机构建设不断加强 队伍不断壮大
55处公园中31处公园设立了专门运营机构,在职人员8104名,其中文博专业人员从714人增长至1097人。志愿者队伍规模明显扩大,由2018年的595名增加到2022年的2424名。累计开展各类业务培训1195次,参加培训人员4.16万人次。其中,辽上京近五年连续开展城市考古专题研修班,并开办田野考古实践训练班,共培训考古领队55人次。接纳实习学生2103人次,进行业务交流2464次,交流人员达7.32万人次。
财务收支变化显著 地方政府更加重视
55处公园累计资金收入200.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遗产保护专项经费9.95亿元,地方财政投入文保资金18.58亿元,带动地方建设项目投资114.92亿元,实现门票收入39.23亿元,但受疫情影响,门票收入由2019年的12.4亿元降至2022年的2.8亿元。
社会服务提质升级 社会效益逐步凸显
55处公园举办社会活动4733项,展览活动367项,五年累计游客达1.46亿人次(2018年3912万人次,2019年曾达顶峰4234万人次,后因疫情影响,骤减至2020年的1535万人次,2021年2096万人次,2022年前三批1655万人次,加上第四批勉强达到2846万人次);宣传报道2.29万次,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和直播平台等新媒体宣传报道数量逐年递增。
通过2018年至2022年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运行情况分析研判,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公园发展不均衡问题
目前公园之间不均衡主要体现在学术科研、人才队伍、财务收支、公园宣传、社会服务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反映。各公园应该继续坚持“一园一策”,进一步完善和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特色的建设发展策略和路径,切实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
(二)关注队伍专业化建设
目前公园共有在职人员8104人,专业背景人员仅有1097人,占比仅为14%,尤其是第二、三批公园专业人员比例更低,应加大机构队伍专业建设力度,有效保障公园考古遗址专业化特征。
(三)关注考古成果有效转化
目前各批次公园阐释展示差距较大,应注重与考古科研工作衔接,依托每年200项研究成果、100项出版成果,加大创造性转化,更好为公园的价值阐释以及社会宣传、公共教育提供支撑。
(四)关注管理运营模式创新
现阶段公园整体财务收入相对单一,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和门票收入,自身“造血”能力不足,运营模式单一。建议在坚持保护第一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遗址+旅游、农业、生态、城市更新等”融合发展路径。
(五)关注宣传传播方式
在疫情冲击下,游客由2019年4200万人次的峰值迅速跌落至2020年的1500万人次,在线文博服务成为文博单位拓展功能和空间的重要途径。目前各公园数字化、智慧化以及信息化程度差距较大,品牌力、影响力不足,有待借助科技力量、融媒体力量推动智慧园区建设,加大“破圈”力度。同时,抓住文旅恢复时机,让公园“潮”起来,“活”起来,吸引游客再次回到公园。
关键词:
相关新闻
- 我国挂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达55处,近五年累计接待游客1.46亿人次 焦点播报
- 如何用毛毡制作贵宾犬裙
- 世界微头条丨贝特瑞2022年业绩大幅增长 多家券商发声看好
- 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院校合作谱新篇 携手奋进谋发展
- 【天天时快讯】宁夏进一步规范采矿用地管理
- 美国国鸟急当爸,孵石头一个月后等来一个“养子”|今日热闻
- 消费如何更优质?随着全国各地政策激发 消费活力逐步显现
- 环球播报:三星手机型号大全表格
- 东方财富:钒液流电池储能风潮兴涌 拥有技术领先的企业或将获益-世界播报
- 可以异地注销银行卡吗?可以异地注销信用卡吗?信用卡怎么注销?_全球焦点
- 3月份金融数据解读:M2及社融增速延续高位 信贷保持超预期增长-观察
- 北京长峰医院发生火灾 国家消防救援局局长赴现场指导原因调查
- 长峰医院今起被停牌,中信建投称未能与医院取得联系 天天新消息
- 星纪元STERRA领衔,星途品牌上海车展强势开启2.0时代新篇章
- 全球关注:八部门联合印发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
- 热消息:甬矽电子2022上市募11亿当年扣非降8成 方正证券保荐
- 美联储发表鹰派言论 国际金价震荡收涨丨工行连线
- 全球观焦点:春风吹暖“夜经济” 多地文旅快速复苏
- 当前快讯:碱是什么(碱和小苏打一样吗)
- 天舟文化4月19日快速回调|动态
- “老头乐”怎么管?要提前多想想
- 记得广东上月下冰雹吗?强对流天气又来了…
- 美容仪行业红利期要结束了 环球热闻
- 环球报道:隆回:瑶山茶叶香 文旅推荐忙